Happy School 之選 香港潮商學校遊戲代替測驗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6/06/06 18:56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7

分享:

分享:

外籍學生佔三分二的香港潮商學校,不但是關愛校園,且採用小班制,師生關係親密。學校擁有國際學校的融和氣圍,校長詹漢銘謂 06 年時,這裏是一間很傳統的小學,因慢慢多收了外國學生,開始在課程上找尋轉型路向,今天老師會因應學生華語和非華語生需要,分小班去教授各科目。

小班教學

給初小的「闖關評估」代替傳統紙筆測驗,讓學生動手動腦簡單作答。(攝影:湯炳強)

學校在教學上一直嘗試改變傳統評核方式,如小一至小二以遊戲式的闖關評估代替小測。

考中英數常是在大堂玩攤位遊戲,考前會通知他們溫習,但沒有壓力。初小3年由一位班主任跟進,到小四才分班。

學校行小班教學,全校六級 17 班分作 23 組別,全校學生主科會分小組上課,故要比政府原有機制多聘用6位老師及3位助教。而針對功課問題,學校設有課後班,全校近 300 位同學均可以低廉費用參與,回家不用花太多時間做功課。老師中有美籍、中菲混血兒及來自新加坡等地。

老師組合令這裏擁有較開放的氣氛,學校華裔學生除中文科外,全以英語學習,中外學生一齊上課,華語學生在天然英語語境中雙綫發展語文。非華語教材目標也要訂得高,方能有助他們日後發展。

學校每周會有一天粵語日,鼓勵非華語生嘗試與老師聊天或閱讀詩歌,並按講話難度,給予印章作獎勵。

各科再按能力分組,中文科多種族一起上課,希望非華語生多應用中文,日後融入社會。

任教英文的梁寶珊副校長笑謂,以前教英語很吃力,但今天主科用英文教,學生之間的互動已令他們自然吸收英文,有時更會交流到不同國家文化,令英語能力進步較以往快很多。此外,因中外同學中文起步點不同,故老師自製兩種中文教材。

關愛精神

這天入學校參觀,已見有祖籍尼泊爾、澳洲、克羅地亞等地學生,他們自如地以英語交談,學生都開朗有禮。校長記到校內近 300 名學生的名字,跟他們接近時愛稱呼其花名,並以拍掌、拍膊頭表達關懷。巴基斯坦籍的Saahil這天在班房外寫下目標鼓勵同學,他笑謂自己小一時很百厭,現在明白要努力才有未來。校長有感而發:

我也不知學生幾時會潛移默化,但我相信大人要與孩子先稔熟,讓他們愛返學,你教他道理時他們才聽入腦。

校長走入課室,用不同方法與學生打招呼。(攝影:湯炳強)

詹校長謂南亞生大多很單純,只要給予明確是非分野,他們同樣很受教。

不少南亞裔父母很認同學校能指正孩子。基本禮儀要由大人親自示範,我會很早返學,要求孩子向老師講早晨。做錯了我們罰得重,例如講粗口要記過和見家長。

學校重視運動,曾請來街舞老師示範。

他自言不愛人稱學校為快樂校園,而愛稱這裏是「有趣校園」。

它有趣在多元文化、開放性。以孩子的學習性向及需要出發,設計有趣學習經歷。近年我們作過不少創新,如1月時進行兩周的專題研習,鼓勵各級出去玩,按主題到處遊歷、訪問、搜集資料,再製作成果。這傳統已行了多年,我想仿效國際學校放長假,故學生不用上正規課,可以緩衝壓力。

他也鼓勵學生玩課外活動,但玩要有目標,故學校設有音樂劇培訓課程,而其籃排足校隊的表現,在區內一向成績不俗。

新學年已請到前足球先生來訓練校隊,希望學生對運動有個人目標。

他指學校有近 50% 學生獲派 Band One 中學,但不諱言小一收生仍有壓力。 

撰文 : 胡麗珊 TOPick 記者